Thursday, August 20, 2020

摄影.随心所欲

摄影这条路,怎么说呢,它终会有不成文的过程,接触 投入 参考 模拟 效仿 跟风 风格,直到瓶颈,失去方向 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 得到什么,一直一直从复不停拍摄; 

放下是最好的选择,把脑袋归零,带着傻瓜 手机,自我放逐,自己去旅游,就自己一人,参加小个体团,谁也不认识谁,不必刻意应酬打招呼,随意拍摄,看到就拍,错过也无所谓,也不理会相机设置,全自动,失焦也无所谓,走走散心,卸下压力负担;

几次下来,慢慢摄影热忱开始淡化,随心所欲,看到的镜头也不一样,想如何拍摄,随心情 随心境,对作品不再那么执着;

不过还是要说,摄影基本功还是要打得深稳,就比如悠闲生活也是用钱搭出来,才能随心所欲,才能悠闲;


'强光'
心境心情影响作品画面,在当时当下,强光透过窗口,
透过镜头呈现出画面,光线极为分明



'散光'
强光慢慢转弱,画面呈现另一种境界,
均衡散光,色调甜美,时间介于早10-11 之间



'构图' 
随心所欲,不离主题,最难一环,
无关任何层次摄影器材,
个性 审美 经历,多拍多看多体验多感受








Wednesday, August 19, 2020

微距.手机摄影

乘电商大促销,把有些呆呆旧手机给换了,新型手机没有太大惊喜,但在相机上却大有改进,三个镜头 两种焦距,买了半年多了,乘 MCO ,又是 MCO,虽然不是好事,的确从某个角度,MCO 把我一路以来无止尽脚步,给拉慢下来,让我有空间把没有处理好的摄影,从新出发,然而这次则是手机摄影,单眼傻瓜全都打入冷宫了;

手机相机 基本上大都分组好了,操作比傻瓜相机更傻瓜,然而效果更贴近专业;
这次认真试用 微距来拍摄,效果让我十分惊讶,我只能说 单眼拜拜了;

小花园里的昆虫依旧在,套上手机微距镜头,调好手机内微距,只要有摄影基本知识,手机更加简单不过;
乘早晨光线良好,首次试用新型手机微距,在没有脚架支撑下,憋着气,大眼瞪小眼下,满头大汗,顺利完成拍摄,加上手机内的后制,稍微调制颜色,加上花俏水印,过程不到5分钟,出来效果太棒了;


没有脚架支撑,除了憋屈,还要瞄准小小昆虫眼部,才能顺利拍摄完成
F2.40   1/100s   ISO64  S.Note 10+




尝试不同设定拍摄
F2.40   1/180s   ISO160  S.Note 10+





苦心连的花非常微小,在微距镜头下,十分像胡姬,
清楚拍摄到花蕊边的毛毛
F2.40  1/2000s  ISO800  S.Note 10+




小小花,微距下呈现个性美



藏在叶片下的小昆虫,还是被我拍到,哈



雨后拍摄小小雨珠



良好强光,清楚拍摄昆虫的细节



大眼对小眼,这类昆虫好奇心强,
瞪着对看




小花园里最多这类昆虫,眼睛瞪着镜头看,
非常有趣 







Tuesday, July 28, 2020

手机拍摄

MCO 多了空闲时间,三餐自炊,蛋糕自己烘烤,咖啡自己泡,洗不完的碗碗碟碟,剩余时间不是看电视追剧,就是看面子书,每周能到超市买杂货蔬菜水果,那一小时,太可贵了;

MCO 也让我提早意识到退休生活模式,是那么百般无聊,身心 脑袋 是那么的颓丧,脑袋空白,毫无发展空间,难怪退休人士会得了老人痴呆症,体能退化症;

这回得拿起摄影爱好,从新规划,不能让脑袋停顿,整半年的单眼是时候拿出来活动一下,但又不能出门,这些沉重又是三脚架的大阵仗摄影器材,在家里恍啊恍,空间又不大,也不知道要拍什么,拍长距 空间小也不是, 家又不在荒山野岭、拍广角 没主题也不行、我又不爱 定焦镜头,最终把器材抹抹擦擦干净,又塞回干燥箱;

一路来 手机拍摄不是我考量摄影器材,平时就是拍拍记录,从不认真去看待;

某天清早10时,阳光斜照入厨台上,一路来早出晚归从不察觉,现在脑袋归零了,突然发现这道光线也太美了吧,随手抓起手机一拍,我想说手机太棒了,就这样手机摄影成了不归路;

在狭窄的厨房空间,不到一米的橱台,手机是最好的选择,下蹲 上蹲 直线 拍摄,随心应手,越拍越起劲,也不闪腰,冷藏多年的小熊也挖出来,连 Daiso 买的的道具也搬出来,就这样我没有了早餐时间;

手机从购买至今,从没有认真去研究手机设置,这回才发现到手机已经进步到 3个镜头 2个光圈 外加 HDR 还有 PRO,拍摄出来的bokeh虚化色调效果,还真的不输于专业相机,单眼拜拜了,回不去了;

手机拍摄,只要有基本摄影知识,它操作极为简单,任何角度都运用自如,只需选择手机设置,其它就交给手机内置善后,拍摄后,直接应用手机内的后制,外加水印,一张作品完成前后不到1分钟,直接网上分享,这种冲劲需要一气呵成,在单眼拍摄里根本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如果说用单眼拍摄这些作品 👇,首先我的设定好三脚架,调好角度 高度,然后是光圈 快门 EV +/- 全部调好后,需花时半小时,然后是云台转来调去,拍摄到来,自然光也过了,肚子也饿 咖啡就直接灌了;

要不,就是提早调好后,可能也等不到自然光;

如果拍摄过程顺利的话,拍摄好后,下载到电脑,再后制,过程起码大半天,人都累跨了,冲劲也没了,分享嘛 迟些再说,久了也就忘了;

食物拍摄不是我的菜,MCO 让我从新学习拍摄食物,如果是十多年前,我又会往书局躜,现在则往网里研读,脑袋开始工作了,好事;

我想说的是,生活是自己来规划的,启发另一个惊喜,
MCO 从另一角度来说,它不是坏事,它把我一路来没完没了的冲劲,缓和下来,让脑袋归零,从新回头看之前的拼事业,搞垮的身子,忽略身边的至亲朋友,的确再回头已近百年身




前拍




近拍bokeh 虚化背景,手机已经进化到专业水准




从前排 近拍 高拍,手机拍摄自如,前后5分钟就能拍摄不同角度




早10时阳光准时报到,光线特别强,铁窗的线条,形成强烈对比,非常难得机会,很喜欢这种感觉




手机往上提,以鸟瞰角度拍摄,晨光点瑞,简单干净画面,喜欢有些禅味感觉





Monday, July 15, 2019

素便当 Vegetable Lunch Box

三月从零度下的北欧回来后,寒咳不停,喉咙严重发炎,发烧,没法之下,只好服用医生给的抗生素以及咳嗽药,一向不用药的我,身体对西药马上抗拒,立即卧床不起,血压迅速下降,天昏地转,呕吐,只差没有抬进医院,立即当机立断,停止用药,启动我熟悉的有机食疗法;

有机食疗法,在网络上都有很详细资料,这里我就不加以说明,简单来说就是回归于自然健康食物,补充身体必须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系统,抗病菌抗衰老;人如其食,但知易行难,简单化的素便当就能轻易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健康起来;

首先得把我体内的湿气消除,提高血压,加下来是补气和润补,食疗不是药,得有耐性和漫长时间来调养,当中得戒掉生冷食物饮料 和加工食物,最短在3个月,长至1年,还好3个月后,把身体调了回来,有机店老板见到说 “脸色好睇多咯,之前晤睇嘚”;

对于上班族来说,食疗是件和时间鬥跑的比赛,每天的工作量和食疗自炊准备量上都在拉锯着,每天下班后,避过塞车,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预备明早的精力汤早餐以及午餐的素便当,因为全素比较容易快速准备好,那晚餐唯有在有机素餐厅解决;

有机食疗法就从简单的素便当开始开,这里也为自己做个记录,也给大家做个参考,开动啦 !


首先买好 红糙米,Daiso 买的量杯,1天的糙米饭量控制在50ml







































洗好的红糙米放入蒸炉内,中火蒸半小时后 即可食用,当中偶尔一起蒸番薯,在等蒸饭的时候,就快速把便当的菜肴炒好,通常在半小时就把便当做好






































每晚把便当的菜料洗干净 切好 分类,放入冰箱内,隔早就不必把自己搞的很累





























给自己一个推动力藉口,买了内胆304钢的便当盒,轻巧耐烫耐热,在 Aeon 购得;
市场有很多朔胶质地的便当盒,有些不耐热烫,得小心购买;
至于玻璃便当盒,则质地沉重 不方便携带;
还有一种耐温4 ~ 6 小时的便当盒,价码高,适合荤食内类和汤类,不适合蔬菜肴,蔬菜闷太久,失去脆度和流失营养























自认不是烹饪高手,我的便当概念是一窝炒,快又美味,相等于杂饭的 3~4样菜肴,有机菜自身就有菜香甜味,只要加适量海盐 即可提味;

有机菜 价码通常高些,但投资在自己的健康,好过将来养医生咯;

有机食疗 强调 吃自然 吃天然,少盐少糖少油,不吃任何加工的素制材料;

有机食疗注重于身体的营养均衡,糙米饭、五色蔬菜根茎类、水果类、坚果种子类、海藻类,蛋奶豆腐;

炒菜方式别搞得太复杂,也别太米其林化,就那么简单的下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大火炒主菜 -->  副菜 --> 海盐 就很可口了,
(炒菜的程序是 先炒比较难熟的菜肴,跟着是比较容易熟的就对了)



主粮:红糙米饭 +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主菜:大白菜 + 腐竹
副菜:长葱段 + 红萝卜丁 + 玉米粒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























主粮:红糙米饭 +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奇异果切片
主菜:南瓜  (适量水炒闷至汁湿性)
副菜:长豆粒 + 红萝卜丁 + 玉米粒 + 杏包菇片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主粮:红糙米饭 + 煎菜园蛋卷,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蒸白萝卜片
主菜:莲藕 + 佛手瓜  (适量水炒闷至汁湿性)
副菜:冬菇片 + 红萝卜丁 + 玉米粒 + 甜椒粒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主粮:红糙米饭 +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哈密瓜
主菜:花椰菜 +秋葵  (适量水炒至汁湿性)
副菜:冬菇片 + 红萝卜丁 + 白豆腐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偶尔来一份 菠菜炒饭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奇异果 + 紫包菜 (生吃)
主料:红糙米饭 + 菠菜 (切小片)
副料:杏包菇丁 + 红萝卜丁 + 长豆丁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炒饭一定要有锅气才香好吃,先下小洋葱 + 蒜米 爆香,大火稍微炒 杏包菇 + 红萝卜丁 + 长豆丁,加入适量海盐,起锅放置一边,
再下油大火炒 糙米饭 炒热后,挪出一些空间,下鸡蛋液,快速搅拌炒半熟后,与糙米饭一起大火炒至 鸡蛋液 熟后,加入所有的副料,加入适量海盐,快速翻炒,最后加入菠菜,快速翻炒至菠菜半熟,即可起锅。























黄姜炒饭 ,炒法和 菠菜炒法一样,只是鸡蛋汁内加入 黄姜粉
水果:奇异果 + 紫包菜 (生吃)
主料:红糙米饭 + 小白菜 (切小片)
副料:冬菇丁 + 红萝卜丁 + 黑木耳 + 黑玉米 +豆腐
鸡蛋:鸡蛋汁 + 黄姜粉 = 搅拌均匀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主粮:红糙米饭 +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奇异果
主菜:茄子 + 莲藕  (适量水炒至汁湿性)
副菜:冬菇片 + 红萝卜丁 + 玉米 + 甜椒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一条长莲藕可以吃好几餐,配搭不同的菜肴,脆脆的很有口感
主粮:红糙米饭 +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木瓜
主菜:小白菜 + 莲藕 --> (适量水炒至汁湿性)
副菜:冬菇片 + 红萝卜丁 + 玉米 + 甜椒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红豆得泡水隔夜,隔天加入糙米一起蒸煮
主粮:红糙米饭 (加入红豆)+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奇异果
主菜:丝瓜 + 莲藕 --> (适量水炒至汁湿性)
副菜:冬菇片 + 红萝卜丁 +黑木耳 + 黄甜椒 + 豆腐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主粮:红糙米饭 +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哈密瓜
主菜:花椰菜
副菜:冬菇片 + 红萝卜丁 + 番茄 + 红甜椒 + 豆腐 + 玉米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今天的糙米饭加入了 丁香2颗 + 茴香几粒 一起煮饭,糙米饭带淡淡的香料香气
主粮:红糙米饭 (加入丁香2颗+茴香几粒)  +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奇异果
主菜:小白菜
副菜:冬菇片 + 黑玉米 + 豆腐 + 芹菜 + 黑木耳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主粮:红糙米饭 (加入丁香3颗+茴香几粒)  + 煎菜园蛋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木瓜
主菜:红笕菜
副菜:豆腐 + 黑玉米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3个月的糙米饭便当后,今天来一餐 家常炒糙米粉
水果:小条黄瓜切片 + 奇异果 + 紫包菜 (生吃)
主菜:有机糙米粉 (70克 1人份)
副菜:包菜 + 豆腐 + 冬菇 + 红萝卜 + 黑木耳 + 芹菜
调味品:橄榄油,小洋葱,蒜米,姜,海盐 & 有机酱青 适量 (不用制成品的酱料,也不用素制品)

要把无味的糙米粉炒的香又好吃,可不能乱秩序,
首先在90度的热水中加入少许,把糙米粉泡 5分钟至软,捞起放置碗中加盖闷着,
跟着下油 先炒鸡蛋后起锅放置一边备用,趁锅里还有些油 就下锅炒香 冬菇、黑木耳、豆腐,
跟着再下些油,下包菜、红萝卜、芹菜 一起翻炒 全部副菜,
跟着下 盐 + 有机酱青 (酱青不要参水),大火翻炒,酱青香味全出来后,这时下少许水 (适量即可不能太湿),
跟着下 糙米粉 (转中火),用筷子快速翻炒搅拌全部的料至入味后,即可起锅享用咯























Monday, December 31, 2018

低酮巧克力布朗尼蛋糕 Keto Brownie Cake

低酮巧克力布朗尼蛋糕 Brownie Cake 材料:(网络下载食谱)

1.
Dark Chocolate 90%    黑巧克力 90%
:
200g
2.
Butter   奶油
:
80g
3.
Egg   鸡蛋
:
4.
Erythritol   赤藓糖醇
:
70 g  (90%巧克力苦味重)
5.
Whipping cream  鲜奶油
:
100 g
6.
Almond flour   杏仁粉
:
10 g  (得过筛粉)
7.
Fresh Milk   鲜牛奶
:
10 g  (预备之用,视面糊粘稠度)
8.
水浴法  170C   50分钟
:
3 x 8” 长方形模

A.   隔温水 溶化 Dark Chocolate & Butter 搅合,
B.   3颗鸡蛋打成 蛋液后,分3次加入 A. 面糊 搅合
C.   Erythritol   赤藓糖醇 加入面糊 搅合
D. Whipping cream 加入面糊 搅合
E.   过筛后的 杏仁粉 加入面糊 搅合
F.   杏仁粉吸水力强,如果 面糊粘稠,加入牛奶调稀些
G.  面糊倒入长方形模,
H.   热水浴法,170度 C,  50分钟
I.    用木签插入蛋糕,木签有沾些少少的糊 带有些些湿度即可,不必烘烤太干 影响口感
J.   烘烤后 继续放在烤箱至凉,放入冰箱隔夜,即可享用




























简单烘烤的低酮巧克力布朗尼蛋糕,外干内湿,90% 巧克力带甘甜,味道可口,加上核桃仁来增加口感



























Friday, October 12, 2018

低酮伪月饼蛋糕


我不爱吃传统月饼,中秋时期自制果冻月饼,中秋过后,果冻模就搁在一边也不知要干嘛 !
过几天就要出国长途旅游,心想带些干粮之类,在长飞中治口痒,那就来个伪月饼蛋糕,用料方面,就依照 低酮轻芝士蛋糕,在烘烤时不用 水浴法,可做 10粒,时间缩短烘烤至 40分钟 160度 C 即可出炉,搁置冰箱 3小时后 即可享用

橡皮小月饼模质地软,预先把模全部放在烤箱铁网上 才倒入面糊,之后再把整个铁网镶入烤箱第3层即可烘烤

伪月饼蛋糕,用了芝士,为了方便携带,不用水浴法,烘焙出来就像是普通 鸡蛋糕,松软可口,没有加入任何面类,不会有饱足涨气感,再来一杯斋咖啡,简简单单算是一餐了

























松软可口的伪月饼蛋糕























松软可口的伪月饼蛋糕,出门携带方便




































Thursday, October 4, 2018

低酮戚风蛋糕 Keto Chiffon cake


低酮戚风蛋糕 制作简单,0%失败率,家里来客,或客访朋友,都是最佳茶点甜品;
网络 Youtube 有大量视频教导如何制作蛋白霜 和 搅拌面糊, 这里我就不加以细述,只是说明制作步骤:

  1. Almond flour 杏仁粉   1/4 cup
  2. Black sesame powder 自磨黑芝麻粉  1sp  小匙  (不加也行)
  3. Eggs 鸡蛋   3 颗  (分蛋白 蛋黄)
  4. Milk 牛奶   2 Tbsp  大匙
  5. Extra Virgin Coconut Oil  低压椰子油   25g
  6. Vanilla extract  天然香草精    1sp
  7. Lemon Juice  柠檬汁  1sp
  8. Erythritol  赤藓糖醇  25g 
A.  杏仁粉 + 黑芝麻粉 搅拌均匀
B.  蛋黄 + 牛奶 + 椰子油 + 香草精 搅拌均匀
C.  蛋白 加入 柠檬汁、Erythritol (分2次加入),打蛋白霜至 干性发泡
D.  将 A 加入 B 快速搅拌均匀,如太干,可加入少许牛奶
E.  舀 1/3 蛋白霜混入 D 翻拌均匀后,再把 D 倒入C 剩余 2/3 的蛋白霜内翻拌均匀
     不可消泡 
F.  6" 戚风蛋糕纸模,把面糊倒入纸模内,进烤箱前轻敲桌面去泡
G.  烤箱预热 10分钟,160度C 50分钟  (依据个人烤箱为准)
H.  烘烤后,即可出炉,倒扣纸模大约15分钟,让蛋糕不会塌,冷却后即可脱模享用




























戚风蛋糕在烘焙过程中,须靠模壁来膨胀蛋糕,所以在模壁不可涂抹奶油 也不可铺上任何油纸,又碍于难以清洗蛋糕模,我都用 6" 纸模,我在这个网站购得 Annie Ladyland
这款纸模有 4" , 5" , 6"  尺寸任由选择网购

































烘烤后,即刻倒扣纸模,让蛋糕不会塌





































戚风蛋糕跟一般蛋糕呈现方式不一样,它是以底 翻过来为面,而面为底,所以大都典型戚风蛋糕面是平面的






低酮戚风蛋糕 松软可口,口感不亚于有加面筋的蛋糕,少了碳水,可以大口吃咯




































原貌的戚风蛋糕,少了面筋,一样可以烘焙出松软可口,没有负担的蛋糕甜品,可以大口吃咯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